|
这阵子折腾了一下新设备,把原来很多复杂的程序给数字化了
分享一下
我看到不少热心的高手都分享过绕弦的问题,我也说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吧
首先看下我目前使用的数控绕弦设备,后面结合设备介绍一下我的认知和绕弦思路
考虑到刚性,采用了全20mm铝合金CNC支柱体和滑动部分。
横担使用了4根20mm不锈钢光轴、一根20mmT型丝杆、一根16mm不锈钢丝杆。
设备可绕弦长极限3米
实测承受500磅无压力。当然,实际绕弦我的习惯是在200磅预拉到300磅预拉。
预拉数值在弓本身磅数的5倍左右。
第一步,确认弦长。
因为接触的弓比较多,有的并没有官方的数据,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测量旧弦长度。
但是注意,很多人测量旧弦长度并不准确,问题在于旧弦并没有拉直
我的做法是:
上绕弦机旧弦拉伸至100磅,标记,作为原始长度。
第二步是缠绕,我的习惯是使用8190的话,20股。
这一步,每个人的操作习惯、手上的力量并不一样
我也看到之前有朋友分享考虑到弦的卷绕问题,要比需要的长度长2cm
这里我的看法是,每个人实际造作、打结都不完全一样,目标弦长也不完全一样,因此建议在1-4cm之间,不建议固定在2cm
这里我没有拍照片,因为绕弦过程手上比较脏
第三步,我的习惯是预拉至100磅以上,静置20分钟左右(注意,这里仅仅是第一次预拉)。
第四步是卷绕
卷绕其实各家并不完全一样,有2英寸转一圈,有1.5英寸的,还有1英寸的。根据以往经验,我个人推荐在1.5英寸一圈左右
因为卷绕会导致弦变短,因此在卷绕的同时,弦的预拉力会同步上升
同时观察长度、预拉力
这里确实要靠经验,因为之前的预留长度和松紧程度不同,很可能在这里出现卷绕圈数达到预期,但是弦太短或太长的情况……
最完美的情况下,弦达到预期长度,同时此时的预拉力量在200磅以上。
静置2小时左右
如果预拉力量基本保持在180磅以上,就可以默认预拉基本到位。
第五步,缠绕护弦
这里也是很多人忽视的地方
护弦的拉伸力、一致性,多数DIY用户都无法保障。
几乎全部的绕线器,都是靠尼龙垫片的阻尼,拉伸力、一致性,都靠绕制者的感官经验
我的习惯是,能数据化的东西就不靠经验(当然,经验确实很重要)
这是我设计改造的恒定拉伸力的防线器
我的个人看法是,护弦拉伸力保障在40磅以上,数值越是恒定,拉出来的护弦一致性越好,越漂亮
这个机器估计多数玩家不会准备……
原理我可以介绍一下:靠恒定电流,控制电机扭矩(上部电机没有拍到,尴尬了)
我在实际制作的时候绕了不少弯路……花钱就更不提了……好在出来的效果不错
电机我用的8.5牛米扭矩的闭环步进电机,确保缠绕卷动速度一致、拉力一致。
我采用了两台相对的电机,使用两轴数控系统
这也是我设计3D打印的一个小配件,作用是标记护弦长度
抛砖引玉,欢迎对绕弦有兴趣的朋友交流经验。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